所謂「葉倫買權」,主要用來形容本次美國升息力道將取決於股市漲勢:若升息後,股市持續上漲的態勢不變,將讓葉倫更有信心連續升息。
「葉倫買權」的用法,其實是對應過去「葛林斯潘賣權」(Greenspan Put)的相反詞(也可翻譯為葛林斯潘對策)。股市是經濟的領先指標,基於前兩任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都是在市場悲觀氣氛瀰漫、導致股市下跌時採取降息,故市場沿用兩任主席之名,將該機制稱作「Greenspan Put」或「Bernanke Put」。
就總經數據看:上週五非農就業優於預期,葉倫當日華盛頓演說也對經濟前景看好,然而近期許多投資銀行包含花旗、摩根大通及黑石集團(Black Stone)卻看衰美國前景,立基點在於:
- 美國製造業PMI指數11月由50.1下降至48.6,創下2009年來單月最大跌幅,並跌破50以下的榮枯線,代表衰退。
- 據高盛預估:強勢美元下,標普五百企業獲利今年將衰退3%;明年美元持平,企業獲利可望成長10%。
為何經濟基本面與金融機構看法會大相逕庭?兩個思路可考量...第一:
「製造業與非農就業一減一增下,葉倫對經濟前景的信心所為何來?」
根據三大投資銀行主張:儘管目前服務業表現仍佳,但長期而言,製造業蕭條一旦持續,未來將擴及服務業,使整體新增的消費動力下降,最終導致經濟衰退。
然而進一步分析,真是如此嗎?
然而進一步分析,真是如此嗎?
實際上觀察,可發現本次製造業萎縮,主因並不是美國國內的消費能力下降,而是(1)油價下跌影響油產設備、(2)中國等新興市場成長放緩,以及(3)強勢美元影響。
前兩個因素的影響都是肯定的,然而第三項則應該進一步釐清:
「就匯率對經濟的影響看,強勢美元對美國能帶來什麼好處?」
葉倫今年3月在FOMC會議上曾提出強勢美元影響美國經濟的看法,上週五再度透過演說,釋放對美元不利的字眼,導致美元下跌可想而見。然而,能源與原物料價格下跌、中國也進行經濟結構調整,新興國家整體進口的需求明顯不如以往。此時,即使美元下跌,也難以顯著提振美國出口與製造業。
相反地,強勢美元雖然不利出口商、將使出口產品競爭力下降,但同時亦會降低進口物價、增加消費者願意購買量,增加國內進口品廠商的利潤。除了提振市場信心,對於美國GDP占比近80%的內需消費,無疑是一個有利因素。
儘管葉倫認為經濟前景樂觀,但也表示升息...是為了以後經濟循環下行時有調整空間,故經濟「短期」不應過度悲觀,「長期」不應過度樂觀。
文 / Collaborator(產經共學社)
延伸閱讀:華爾街三大投行唱衰美國經濟 葉倫驚慌失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