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4日 星期五

美國總統大選倒數,政見東西軍大對決!


隨著選戰白熱化,要判斷出誰是白宮新主人已相當困難,太平洋彼岸的我們雖沒有投票權,但大選結果牽一髮動全身,一起來看看有哪些值得關注的事吧!

Source:https://forum.davidicke.com/


聯準會

希拉蕊若勝選,意味著聯準會理事的空缺與未來主席的選擇上不會有太大意外,她和多數的總統或總統候選人一樣,對於貨幣政策沒有太多評論,與其詳究鷹或鴿派,不如解讀為現行的政策步調可獲維持。

川普認為聯準會受政治干預,已決定不再提名葉倫,他對利率展望的看法相當模糊,但根據共和黨對於通膨的預期,與他自己過往對低利的評論,推測貨幣政策應偏向鷹派。值得注意的是,兩黨對於聯準會的角色與功能皆頗有微詞,共和黨希望降低其自主程度,民主黨希望增強其監管能力,因此審計與改革提案很有機會被端上檯面,任一黨對兩院的掌控能力越高,聯準會面臨重組的風險就越高。

財政支出與稅制

在貨幣政策的邊際效用迅速遞減時,「擴大財政支出」來提振經濟是兩位候選人重要且一致的觀點,差異在於開源的方式。希拉蕊欲徵收富人稅 (年收入超過100萬美元的人,徵稅稅率不得低於30%),並針對對把總部移轉至海外的企業課徵「exit tax」,但也修改資本利得稅,願意長期投資或聘用新員工的企業可獲得稅收抵免,強調資源妥善分配。

川普則維持共和黨的傳統特色,希望透過減稅來增強財政擴張的效果,他預計將個人所得稅累進級別簡化為3個等級(12%25%33%),並調降企業所得稅至15%,地產稅、遺產稅也在調整範疇內,為了避免債務/預算赤字過度龐大而規劃了因應的減支方案(例如發行低利長債),可惜相較於減稅的幅度微不足道。此外,他提出的總基建支出額,幾乎是希拉蕊的兩倍之多(5,550 vs. 2,750億美元)

勞動市場

川普對此缺乏明確主張,細節僅能從其他政策中找到,例如支持能源業與礦業等,驅逐非法移民一計有利有弊,本土就業機會略為增加,但整體勞動力與消費力也會受影響。

對於希拉蕊來說,需求面的改革相較供給面的改革更為重要,調升基本工資、增加有薪假、成立工會等除了有助於就業市場改善,更是經濟復甦的重要動能,因為人民收入增加將提高消費力道,從而驅動企業投資意願,聽起來是較溫和可行的政策。

對股市及產業影響

1)     能源(Energy)
氣候變遷的威脅不存在川普的小冊裡,他希望退出巴黎公約、限制環保署(EPA)的權力、鬆綁海上鑽油法規且支持頁岩油開採,也允許TransCanada集團回頭修建Keystone輸油管線,這是油商與石化燃料產業的一大利多;希拉蕊則提倡環境保護,希望2050年以前碳排放量較1990年減少80%,計畫削減油氣產出及稅務補貼,這對於傳統能源類股影響為中性偏負面,替代能源類股相對受惠。

2)     公用事業(Utilities)
希拉蕊支持太陽能與風電發展,希望大量煤礦業停產。川普支持天然氣與煤礦業,兩者對於產業影響皆可偏正面解讀,唯受惠子產業不同。

3)     健康護理/製藥(Healthcare/Pharmaceuticals)
川普希望廢除平價醫療法(ACA),也有意跳過立法部門直接干預藥價,不利於製藥及健保相關類股,有利於健康護理類股;希拉蕊將延續ACA,有利於大型醫院與醫療設備產業,但她對於藥價有更大的擔憂,並提議增加對藥廠的監控,製藥與生技股受潛在衝擊大。整體而言,政策影響力高,產業長期充滿變數。

4)     金融(Financials)
傳統上共和黨對於金融及保險業較友善,川普傾向廢除一些他認為不必要的監管規定,包括嚴苛的Dodd-Frank法案;希拉蕊則反其道而行,希望改善大型投行對金融業產生的不安定、加強Dodd-Frank法案的執行、針對高頻交易徵稅、打擊類似影子銀行的非金融借貸等,預料會推出更多的監管及稅制改革,此將不利大型金融類股表現,中小型社區銀行的發展則可受惠於部份法規的放鬆。

5)     國防軍工(Defense)
川普希望立即擴軍剿滅ISIS,希拉蕊則額外希望推翻敘利亞阿薩德政權,但無論誰勝選,類股皆可受惠。

6)     基建(Construction/ Transportation/Material)
如前述,另一個皆大歡喜的類股。

7)     科技(Tech)
川普對於科技產業的某些評論令企業家們感到不舒服,即使他尚未明確提出規劃;希拉蕊相信科技創新是經濟成長的重要支柱,兩者相比,川普勝選可能會帶來某些不在預期內的風險。

固定收益市場

債券市場的變化需區分成短期與長期來看:希拉蕊勝選後,投資情緒修復,短期內公債殖利率將迅速上升;川普勝選恰恰相反,參考脫歐前後債市的表現,殖利率恐有15個基本點左右的跌幅。

若把時間拉長,需要考慮的因素就多了:雖然長期殖利率皆因兩位候選人支持財政擴張而傾向走揚,但希拉蕊對於貨幣政策的干預程度很低,財政擴張規模較小,她的勝選意味著債市表現較平穩,資產類別的挑選上,則還要考量民主黨是否掌控參議院,政策可預期性越高,高評級債券如投資等級債會越受到青睞。川普的計劃充滿不確定性,且共和黨掌控兩院的機率較民主黨掌控兩院的機率高,政策實施的力道會比較強,故長期而言公債的波動度較高、殖利率上升的幅度較大,亦即殖利率曲線會更加陡峭。

把兩位候選人的政策重疊起來看,也不難理解為何抗通膨債券(TIPS)近來會如此地吸金(可參考:《看似平常的市場資金流向,專家用這六招解讀》一文),因黃金、油價與物價等在就業市場好轉、財政擴張刺激下皆蠢蠢欲動,表現超過公債應是輕而易舉

市場波動性

川普的政策較為激進(Meaningful),共和黨能否掌握參眾兩院多數則決定其強度;雖然希拉蕊在某些議題也有相當的堅持,但市場更擔心川普在外貿、外交、移民與聯準會改革這些敏感政策上的拿捏能力,這反應在近日VIX (S&P 500波動率指數) 的連續上漲。

避險
1)     美元
單就經濟面而言,希拉蕊勝選提供美元繼續上攻的基本條件溫和復甦、財政擴張;川普勝選後其反全球化與大幅度舉債增赤的作為,加上聯準會定位與升息時程的不明朗,將會打擊強勢美元,長期以來美元的風險溢價恐受到調整。麻煩的是,避險情緒也是影響美元的關鍵因子,美元的走勢將比想像中更難以判斷。

2)     黃金
相較而言,黃金的走勢清晰許多,那些對黃金有利的關鍵字組合,幾乎都出現在兩位候選人的政策中 --- 財政擴張、國防支出、貿易保護主義,假設投資人對於美元近期的顯著漲幅有所疑慮,也許金價短期內會有較突出的表現。

3)     墨西哥披索
第三個具代表性的風向球不是日圓,而是披索(MXN),這來自於川普強硬的外貿與移民政策。由於他主張重新協商北美自由貿易區協定(NAFTA),檢討兩國關係,並要求墨西哥分擔邊境築牆的費用,使得過去一個月以來,逢川普民調上揚,披索便加劇走貶。

整體評估

9月以來,股、債、匯市的隱含波動率皆偏低,脫歐的殷鑑不遠,市場看似平靜卻常暗潮洶湧。果不其然,隨著兩人民調接近,投資人腦中開始浮現一些災難性的場景,敏感性指標也躁動了起來。

風險性資產的走勢取決於兩個重要的關鍵,不確定性的多寡與Priced in的程度。很直覺地來看,川普勝選的那一刻,代表著美國未來政經局勢的不確定性提高,經濟衰退、全球貿易秩序緊張等這些情境有可能發生,於是風險趨避全面啟動,股市賣壓迅速湧現。相對地,希拉蕊上台,可預測性高,驚嚇指數低,當下買股相對放心。

有趣的是,事情常變得更複雜。稍早之前當美股佇立在波段高點時,即使押注希拉蕊當選的投資人也能輕易找出減碼的理由,例如企業獲利不佳、評價昂貴且升息逼近。但隨著恐慌的情緒加深,當過去幾個交易日市場開始消化所謂的川普利空後,趨勢的判斷分歧了起來,因為股市的下跌創造了希拉蕊勝選後更多潛在上漲空間,也提供了川普勝選後利空出盡、資金逢低回補的空間。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川普一些很有創意的政策也許很難在國會通過,但受歡迎的減稅與財政擴張對提振短期經濟的效果卻相對易見,若聯準會意外選擇今年不升息,說不定風險偏好幾週內便會迅速反轉,迎來一波可觀的反彈。

此外,別忘了美國人喜歡共治勝於獨大,投資人對於民主黨取得全勝是有些許憂慮的,儘管機率極低。這個結果將導致短期內美元與美債殖利率有更大幅度的上漲,而股市小幅下跌。

結語

無論如何,決定各資產中長期的表現畢竟不是仰賴在選舉口號上,就業市場的強度、製造業改善幅度、物價變化、升息步調乃至於企業獲利展望、評價面修正,缺一不可。兩位候選人的政策,對市場的影響來講可大可小、可長可短,有時過度聚焦於市場情緒,反而會輕忽一些更關鍵、更可貴的投資機會。

圖:近10次總統任期內的美股表現
資料來源:Bloomberg, 2016/11/4

倒數兩個交易日,希望大家已經準備好了!


文 /  Collaborator-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