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6日 星期日

價格不是關鍵!四大談判因素,決定鴻海併購夏普成敗


歷時四年談判,台灣史上最大的台資收購外企案─鴻海併購夏普,攻佔了財經雜誌的封面,也揭露了數波併購談判的眉角。


對鴻海集團而言,這椿併購案若成局,將取得夏普65%持股,好處包括:

  • 集團在面板產業市占直逼三星20%
  • 搶單蘋果附加價值最高的面板
  • 取得高端技術,如高階面板製程等
  • 從代工跨入品牌,並切入新領域
交易層面看,夏普增發32億「普通股」(3872億日圓),862萬股無投票權的「C種特別股」(1017億日圓),兩者皆由鴻海全數吃下,鴻海總出價較併購對手INCJ高出一倍。

不過,至今數波「鴻夏戀」談判,勝負關鍵並非僅單純靠「競價」,其他四大因素在談判中也具有關鍵影響。

忽視競價以外因素  首次談判鎩羽而歸

回顧鴻海2012年首次表態有意併購夏普,但談判破局,可歸納出幾個原因:

第一,未掌握談判關鍵對象:當時郭台銘對夏普社長表達的訴求,是希望大刀闊斧改造夏普,辭退以年資制為主的高齡雇員,但是此舉卻與只關心自己分紅、職位的社長董事利益衝突。

此外,13席董事中包括政府、銀行團、公司代表、社長、員工等,郭台銘雖然歷經三任社長都死纏爛打,但卻未掌握其他幾席董事的心理與需求。

坐上談判桌的人,不見得是決定談判條件的人。郭台銘沒有找到被充分授權的人選談判,也未能理解談判對象在意的利益,因此埋下了失敗的種子。

第二,誤以為此椿併購是「價格」談判,忽略了文化、心理與時間因素:
  • 文化差異:2012年3月鴻海公告將購買夏普9.9%股權,但隔月夏普財報大虧3,760億日圓,郭台銘認為夏普財報預估不誠實,最後未履約;實際上,卻是因為郭台銘未做「實地查核」(Due Diligence)就急著簽意向書。公告後卻未履行,使夏普質疑郭台銘有誠信問題。
  • 心理認同:據商業周刊報導,2011年郭台銘初次與夏普接觸,曾表示北美第二大的液晶電視品牌Vizio也可能出資,但忽略Vizio主攻的是低價市場,聽在技術出身的高層耳中,「釋出善意」變成「降格比較」。加上郭台銘參訪堺工廠時,曾脫口說出「依現在股價,可買下整家公司」之話,令夏普頗有面子掛不住之感。即使郭台銘入資確實能緩解資金缺口,但心理上難以服人。
  • 時間壓力:夏普2011起連續兩年營運淨損9,213億日圓,原先應該著急找尋買家,但一來日本銀行團素有「大到不能倒」的考量,可能採取紓困動作,二來夏普後續隨即引入高通、三星等資金,對緩解資金壓力大有幫助,也讓鴻夏戀急迫性下降。

捲土重來  郭董四招讓夏普重回談判桌

事隔三年,郭台銘重啟談判,在這四大影響因素上顯然學乖。

針對先前公告收購股權卻未履約的誠信問題,郭台銘先透過媒體採訪,於2014年透露兩年前未履約入股的始末,2015/3又釋放併購的誠意。訴諸日本媒體公關的運作策略,淡化了原先文化差異的疑慮

談判對象方面,政府難拉攏、社長重自保,郭台銘改從董事會另外幾席:銀行團、員工派等董事下手,一一突破關鍵決策者心防。

首先,郭台銘積極拉攏夏普的兩大債權銀行,承諾吃下其一半股權、約1,000億日圓的優先股,免去銀行呆帳風險,也為董事會成員提出解套方案;相對起來,併購競爭對手INCJ要求債權銀行免去夏普負債,鴻海招數顯然略勝一籌。

同時間,郭台銘也持續爭取夏普員工認同。2012年,郭台銘收購夏普旗下的十代面板廠堺工廠,一年內即轉虧為盈並重賞員工,藉此證明其營運能力,建立夏普員工對鴻海扭轉劣勢的信心。

2016年2月,郭台銘更親赴夏普總部,保證接受夏普包括:營運獨立、保障員工留任、保留夏普品牌、技術不外流等條件;相較併購對手INCJ打算把夏普家電事業拆出與其他品牌合併,郭台銘對員工的保障與品牌資產的維護,堪稱誠意十足。

最後,在時間壓力上,現階段郭台銘則取得三個談判籌碼,讓賣方求售壓力大

  • 夏普2016年3月底將到期1,500億日圓借款,現金卻不足清償,恐面臨破產清算
  • 原先有意併購的INCJ已宣布結束增援提案
  • 夏普於鴻海收購前夕,爆出3,500億或有負債

隨著鴻夏戀「修成正果」時間愈來愈近,其談判過程可做為他山之石:企業併購案從來都不只是價格考量,如何事前蒐集到足夠資訊,找出關鍵談判對象或決策者,抓住對方談判桌以外沒有說出口的需求,甚至運用時間壓力來促成交易,可以說是企業管理階層必學課程。


文 / 游祥威,應作者同意轉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