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日 星期二

空降SDR成老三!不可忽視的人民幣


人民幣終於在今年12月1日正式被IMF(國際貨幣基金)納入SDR(特別提款準備),成為繼美元、英鎊、歐元、日元納入SDR的第五種貨幣,總權重10.9%,一躍成為權重第三大者。

綜觀影響,被人民幣搶下權重最多是歐元:歐元權重自37.3%下降至30.93%,美元維持41.73%仍為最大,權重僅微幅下降0.2%;日圓的權重為8.33%,英鎊則為8.09%。

市場在IMF決策前,普遍預測大多數人民幣納入SDR後將有貶值風險,根據UBS預估:3至6個月內人民幣或將貶值到6.5,12個月則為6.8。

貶值的最主要理由,是過去中國人民銀行為了使人民幣納入,在經濟呈現疲弱下...仍維持強勢貨幣;現在正式獲得納入,人民幣應適度反應其與美國分歧的貨幣政策而適度貶值。

回顧歷史,納入人民幣並不會使投資人立即蜂湧入市場持有人民幣,因為過去歐元成為SDR儲備後,也經歷了四年才讓全球央行持有相當比例的歐元部位。

然而,這次全球央行拉高人民幣比例的進程可能較快,主要理由在於:人民幣並非像當時歐元區一樣才成立不久即推出,而且人民幣已經與多國央行直接換匯。近期美國華爾街由前市長彭博主導的人民幣小組,即預示進程將較預期來的迅速。

最終,以儲備貨幣的角度看,目前人民幣儲備大約僅占全球11.3兆美元的1%。UBS認為:若其至2020年上升至5%,則每年將有800到1000億美元將流入中國,相當於中國一年FDI(外國直接投資)的金額(中國2014年FDI為1280億美元)。

未來一旦全球央行開始調整而購買人民幣資產,料將有助於中國資本帳開放。


文 / Collaborator(產經共學社)


延伸閱讀:人民幣搶走歐元的SDR份額後,歐元是否會失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