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30日 星期一

歐美匯率動向,從「高盛觀點」看端倪



【US: December Rate Hike. What's Next?

時序進入12月,歐、美兩大央行的貨幣政策備受矚目!

本月3日歐洲央行(ECB)即將召開貨幣政策會議,市場目前對歐元區將與英、美央行在貨幣政策有分歧已是共識,後續對美國12月17日將升息亦有共識。立基於此,市場大多認為歐元兌美元即將進入平價,以高盛觀點2016年底看到0.95最為積極,其主要認為美國升息速度將會超越市場預期。

仔細推敲,高盛觀點可能反映兩個後續發展情形:
  1. 失業率下降至完全就業,開始傳導至薪資上漲
  2. 失業率下降低於完全就業下限的4.9%

看到此處,有人必定疑惑:為何美國升息速度與失業率、薪資水準有關?思考脈絡是這樣的:
最近一次美聯儲會議,委員們開始探討未來美國經濟是否將符合過往經濟學理論對利率的預測─也就是自然利率(Natural Rate of Interest)的未來上升趨勢。 
自然利率所衡量的,是在完全就業與通膨穩定下的利率。在目前美國失業率達到5%、核心通膨接近2%的水準下,實質利率的走勢...應該回到過往的水準1.5%─依據美聯儲預估的長期基準利率3.5%,扣除掉通貨膨脹率2%算出。 
然而,自失業率續降加速以來,美、英薪資年增率皆未能回升至過往水準,故問題核心在於失業率雖然下降,但透過薪資上升傳導至通貨膨脹率的管道出了問題,這可能是菲利浦曲線(Phillip Curve)傳遞延遲的關係(註一)

回歸到高盛觀點,評估兩種發展的可能性,我們應考慮近期就業市場及整體經濟動態:
  1. 非農就業擴增難延續:10月份亮眼的報告,主要來自服務業及營建業增加超乎預期。但後續除非聖嬰現象使得冬季不冷,否則營建業將受到季節性因素影響;再者,今年感恩節與黑色星期五的實體店面銷售較去年減少下(註二),服務業部門在聖誕假期持續有預期外的擴增動力...可能性已下降。
  2. 製造業部門成長疲弱:製造業部門的轉強能夠協助美國改善結構性失業問題,但受強勢美元與新興市場需求下降,美國製造業部門今年來成長速度持續放緩,就業新增的速度降至近五年最慢(註三)。除非油價下跌效果有助於消費者支出,否則製造業部門疲弱將難以解決失業問題。
最終,考量高盛觀點及目前市況發展,ISM製造業、非製造業、非農就業在本週都將公布,上述兩個觀察的重點,在於高盛似乎對美國經濟保持絕對的樂觀,而我們則保持審慎樂觀。

近期外匯波動相對較小,正好呼應了ECB開會前、市場一面偏空的想法。預料隨著未來數據公布,波動將持續出現。從波動率及長期經濟展望分歧而言,「高盛觀點」能作為投資者觀察匯率的技巧之一。

文 / Collaborator(產經共學社)


延伸閱讀:美歐央行政策路徑分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