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在觀察塑化股時,首先會想到的是與油價的連動,主要是因為油價會牽動上游原料報價,影響廠商進料成本,進而決定相關產品的報價。
然而,有些人會進一步思考:「跟去年相比,今年油價大幅下跌,是否會使產品報價下跌、營收同步下跌,進而傷害到獲利...使得股價表現不佳?」
答案可說是,也可說不是,且讓我們以台塑(1301)為例,細細解析:
2014年,中東油國OPEC組織受到美國頁岩油陸續開出之威脅,放手讓油價開始下跌,於是油價(以布蘭特原油為例)自2014年第四季起,從每桶100美元以上急速下跌至每桶60美元以下水準,如今更下跌至44美元左右。
油價下跌至此,對台塑帶來什麼影響呢?
- 營收方面:台塑主要產品...是五大泛用樹脂中之聚氯乙烯PVC、聚乙烯PE,及聚丙烯PP,這三大項產品營收佔比超過50%,受到油價下跌影響,2015年報價亦下跌20~35%不等。但是,觀察台塑2015年前三季營收為1,457億元,年減幅卻僅有12%,推測原因就在於「低價」--價格降低刺激了需求增加,使得銷量因而提升。
- 獲利方面:台塑前三季EPS為3.93元,相較於2014年前三季EPS為2.89元,年增率達36%。2015年前三季營業利益91億元,相較2014年前三季39億元年增132%。
仔細觀察,為何會發生營收下降、獲利能力反而上升的情況呢?
其關鍵,就在於「利差提升」。
利差可以視為「產品毛利」,是一般塑化業者在提煉產品時用的名稱,能根據一定比例的進料產出比算出,譬如1噸PP利差等於1噸PP減去1.07噸丙烯。
雖然油價急速下跌,會使業者使用到較高價原料、用較便宜價格賣出,進而壓縮利差;但是當油價持穩來到一個低點時,廠商便會受惠到相對低價的原料。
以最大宗的乙烯而言,其2014年最高價為每噸1,500美元左右,如今卻僅1,000美元出頭,顯示使用的乙烯成本節省了三成以上。如此一來,在油價波動小的環境下,廠商反而可以因低廉成本,以及受低價刺激的相對強勁需求而受惠。
總而言之,原物料股的觀察重點並非在營收,而在於產品報價、原料成本以及利差變動的方向。
觀察今年台塑股價,經過去年第四季、今年第一季因油價下跌趨勢而表現不佳,從第二季開始有明顯回升,主因是公司逐漸調整庫存、備料成本低廉之優勢逐漸顯現,同時這亦反映了財報獲利有所成長。有興趣的讀者,可留心相關新聞進一步做驗證。
文 / Collaborator(產經共學社)
文 / Collaborator(產經共學社)
延伸閱讀:雙利多 外資看好台塑明年營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